戚塘村驻村工作队2025 年度驻村帮扶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工作,结合帮扶村实际,制定本 2025 年度驻村帮扶计划。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监测、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与建设、建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以及帮带干部、引育人才等重点工作,通过全年努力,推动帮扶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二、重点工作安排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防返贫监测
组织帮扶干部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脱贫户、监测户活动,了解生活状况,送上节日祝福与慰问物资。会同村“两委”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台账,更新脱贫户基础信息。开展返贫风险排查,重点关注因病、因灾、因残等导致生活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监测范围。组织脱贫户、监测户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宣传动员工作。对新纳入监测户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与相关部门对接,落实产业奖补、教育资助、医疗保障等政策,确保应享尽享。
(二)乡村产业发展
开展村产业现状调研,分析优势与不足,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邀请农业专家对种养殖大户进行技术指导,提升生产技能。协助村集体申报产业发展项目,主要以移民代建、以工代赈项目为主,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扩大育秧工厂规模。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为戚塘村百合注册农产品商标,设计包装,为下一步打开市场打好基础。组织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活动,拓展销售渠道,对接电商平台、农产品批发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发展模式。
经过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2025高标准农田计划我村已在其中,等待省政府批复预计10月左右开始施工。关于项目推进,督促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明确施工计划和时间节点。协调解决施工场地、水电接入等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建立施工现场监督机制,驻村工作队员与村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定期巡查,监督施工质量和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重点推进土地平整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对高低不平的农田进行平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同步开展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铺设灌溉管道、修建灌溉渠道和排水设施,确保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实施田间道路工程,修建和拓宽田间主干道和支路,保证农业机械和农产品运输畅通。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收集村民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施工方案,保障村民利益。项目完成后,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前景的农业产业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 2025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
(三)乡村治理与建设
完善村规民约,组织村民代表讨论修订,引导村民自觉遵守。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持续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划分卫生责任区,定期检查评比。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邀请法律专家开展法律讲座,增强村民法治意识。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尚。建立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办法,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量化积分。
关于村级双车道通车项目。加大裕安区2024年度建制村同双车道项目协调工作,确保2025年通车运行,并尽早恢复公交车,方便村民出行需求。协调解决施工场地、水电接入、树木移栽、用地等问题,保障施工顺利开展。驻村工作队每周与施工单位沟通,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
由六安市市机关事务处联系市重点局来村调研,为村争取一批路灯,同时联系帮扶单位裕安区发改委通过移民代建等项目为村安装路灯,提升并做好亮化工程。
(四)建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
协助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增强党员凝聚力。组织党员集中培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农村工作方法,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提高党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村党支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年轻党员发展力度,注重从返乡创业青年、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培养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完善党建工作制度,规范党建资料整理。开展年度党建工作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下一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组织召开民主评议党员会议,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
(五)帮带干部、引育人才
全年常态化:建立帮带机制,驻村工作队员与年轻村干部结成帮带对子,通过谈心谈话、工作指导等方式,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企业、高校等,吸引各类人才到村创新创业,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驻村工作队队长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强化沟通协调:加强与上级部门、帮扶单位、村“两委”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帮扶工作。
严格纪律要求:驻村工作队员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切实履行职责,树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