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机关事务管理处2024年度工作总结
2024年,市机关事务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机关事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党政机关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处在2023年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荣获市政府部门“先进”等次,被评为 2023年度创建“五好”关工委先进单位、2023年度市直双拥先进单位,六安市行政中心食堂获省“2023年度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优秀等次”和“公共机构绿色食堂”称号。
一、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一)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凝聚奋进力量。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年共召开中心组学习会15次、主任办公会学习3次、党组会学习19次,组织党员52人次参加市直工委举办的各类学习活动15场次,成功举办处科级及以下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班,为开展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完成全处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培训年度任务,选送4名领导干部分别参学县处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干部任前培训班和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我的业务我来讲”活动3期,推进干部职工知识储备迭代更新、能力结构不断完善。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聚焦“六大纪律”进行专题研讨。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邀请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孙先铣做专题辅导。各党支部制定党纪学习教育行事历,采取新旧对照方式,集中深入学习《条例》。组织全处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12场次,开展研讨12场次70人次,赴红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27人次。三是守好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组织班子成员专题学习传达意识形态相关文件精神。立足后勤工作,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加强正面宣传报道,畅通网上咨询、投诉、建议互动渠道。今年以来处网站发布信息291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09条,办理市长热线、网上留言39条,未出现重大舆情。
(二)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廉洁机关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以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工作重点,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各分管领导认真履行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对分管科室、业务领域的监督管理。全年召开5次党组会研究部署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处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传达学习中央纪委、省纪委和市纪委全会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组会议制度》《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均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进行讨论,并按规定邀请派驻纪检组参加。二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活教材”作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政电影,学习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警示录,赴苏家埠战役纪念馆和淠史杭工程展览馆接受红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打造廉洁文化阵地,在单位办公区和门户网站设置廉洁文化墙、廉洁文化专栏,推动以文化人、以廉润心。三是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度,协助市委考察组完成1名市管干部推荐考察工作,选拔任用科级干部6人,其中正科级领导2人、副科级领导2人、晋升四级主任科员职级2人。开展“小切口”专项治理,制定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方面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重点解决各县区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管理不规范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和监管,健全完善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三)突出政治引领,夯实党建工作根基。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一是严格落实党内制度。认真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基本制度,全年召开各基层党组织支委会、党员大会等143次。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党员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婚丧嫁娶、升学报备等制度。督促各党支部按计划开展党内活动,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全额如期收缴党费,党费管理工作获上级认可。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选举产生处第一届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处5个党支部如期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党务干部队伍。开展基本制度规范月活动,积极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按照《六安市促进党支部工作常态提升五条措施(试行)》的相关规定,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着力抓好机关党员能力素质提升,参加市直工委组织的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纪检干部业务培训班、绿色振兴大讲堂等17人次。严格党员发展,2024年1名同志发展成中共预备党员,1名同志如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力。三是深化党建品牌创建。持续丰富“红管家”党建品牌内涵与外延,紧密围绕后勤保障主责主业,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积极发挥群团组织政治功能,组织“三八”妇女节趣味文体活动、处工会第二届职工羽毛球友谊赛,选派一名副科级年轻干部任结对帮扶村工作队副队长,全年赴帮扶村、结对社区开展走访慰问、节日共建、文明创建、普法宣传等活动10批次86人次。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习惯过紧日子”方面。带头贯彻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求,促进后勤服务降本增效,助力营造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践行“光盘”行动,督促公务接待基地推出“小份菜”,组织开发小型自助餐、圆桌“半自助餐”、份餐模式,杜绝餐饮浪费。合理缩减市行政中心、市政务中心室外绿化和室内绿植租摆,年度节约经费15万元;8月起彻底关停市行政中心中央空调,启用分体式空调,使用成本同比下降11.7%;与市水务投资公司签订储能项目能源管理合同,电力峰出谷储,年度节约电费6万元。在新一轮基层公务出行租赁服务招标中降低租车费用,新能源汽车单车租赁价格下降25.8%;2024年保险服务招标中降低商业险种折扣率,市直车管中心公车保险费用支出同比下降14.3%;除重特大集体活动及自有车辆无法满足使用的,坚决杜绝租赁车辆,全年市直车管中心租赁费同比下降91%;联合市财政优化市本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经费使用模式,压减行政成本。
(二)公务活动保障方面。以讲政治、重节约、求精细、树形象、高水平为统领,用心用情做好公务活动保障工作。全年共完成各级各地来宾接待约960余批13600余人次,其中政务接待720余批次(省部级以上48批次),商务接待240余批次,外事接待5批次,协助省管局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来皖考察2次。注重在公务活动中展现六安特色菜肴魅力,结合我市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中的8大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传统菜肴,推出的全鹅宴、龙虾宴、本地特色养殖宴等传统菜单广受好评。推广六安特色农产品,深化对口合作,成功举办上海市机关食堂展销活动,牵头组织六安山海公司与上勤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推动特色农产品在上海市机关食堂常态化展销,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积极参加“新徽菜•名徽厨”专项职业技能竞赛暨“徽风杯”全省机关事务系统徽菜创新大赛,弘扬徽菜文化,展现徽厨风采,荣获优秀组织奖。及时转发国管局 财政部《关于减轻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内公务接待负担的通知》,赴县区督导公务用餐、用车等费用收缴工作。
(三)公务用车管理方面。严格遵守“全省一张网”制度,依照《安徽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对新一轮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维修进行集中采购,健全公务用车油耗、运行费用单车核算和年度绩效评价机制,杜绝出现公车私用及私车公养等违规情形。针对五届市委第七轮巡察中发现的县区违规使用公务用车共性问题,组织各县区公车管理部门自查自纠,形成《公务用车管理使用负面清单》,涉及5项13条,督促公务出行规范化管理落到实处。全年保障市直党政机关公务出行19100次,车辆行驶公里数达350万公里,未发生任何安全交通事故。
(四)办公用房管理方面。以“科学规划、相对集中”为原则,圆满完成2024年机构改革办公用房调配工作,为相关单位调配办公用房50余间,涉及办公用房面积1300㎡,保障我市机构改革顺利推进。联合市纪委监委开展市直单位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使用自查自纠工作,将办公用房巡检工作与年度统计工作数据互通,打牢办公用房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对市行政中心消防泵房内喷淋管道至各单体建筑的接入口管道进行更换,完成市行政中心室外喷淋给水管网改造及消防泵房管道改造,有效提升市行政中心的消防安全性能。认真学习“装修风”向基层蔓延问题通报,对照通报中指出的问题,迅速启动全面排查工作,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对信访反映的市教体局二办区(一中东校区)办公用房超标问题进行严格核查,督促及时整改到位,确保办公用房使用规范。
(五)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持续强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理念,守好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安全生产底线。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传达国家、省、市各级安全生产相关文件和规范。全年开展安全技能培训4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3次,消防专项演练2次。开展安全生产月和消防宣传月活动,及时做好夏季防汛、秋冬季防火、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防范。全年有效处置来市行政中心异常上访总计180余次、1714余人次,有序保障市领导同志公开接访安全保卫工作68次,未发生群体性上访冲击机关事件,未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未发生交通事故,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六)后勤服务保障方面。以机关干部职工满意度为抓手,着力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择优餐饮企业入驻市行政中心,顺利完成和谐园机关食堂新一轮招投标改造升级,提升机关食堂服务品质、保障水平,获得干部职工一致好评。配合市城投公司在市行政中心、市政务中心、市民广场等管辖区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45个,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全年保障大、中、小会议358场,优化会议室会议设备、桌椅等硬件保障设施,确保满足各类会务需求。全年开展集中办公区各项设施设备维修维护200余次,修剪绿篱草坪75万㎡,清淤及清理池塘漂浮物8吨,刷白苗木6500棵,补植枯死植物400多棵,铺设草坪4840㎡,公寓楼内绿化升级9000㎡,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及“四害”消杀,为干部职工营造更加舒心优美的办公环境。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我处将持之以恒加强政治建设,尽心尽力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益求精优化保障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机关事务领域改革,为全市党政机关高效运转提供有力支撑,重点聚焦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制约机关事务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以五届市委巡察为契机,按照立行立改要求,对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即知即改、举一反三,切实把巡察成果转化为推进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聚焦干部队伍建设。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淬炼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的核心能力,持续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本领高强的机关事务队伍。
(三)聚焦“长三角一体化”。依托六安红绿底蕴,力推皖西绿色生态农副产品,充分发挥后勤管理单位的联络作用,持续深化对口合作工作举措,推动六安特色农副产品进上海市机关、进沪苏浙市场,助推六安企业搭建成熟的宣传和供应机制。立足主责主业,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为牵引,主动对接长三角区域同行同业,提高标准,拉升标杆,推动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