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机关事务处“多维度”发力推动公务用车管理提质增效
近年来,市机关事务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保障有力、安全高效、厉行节约”目标,坚持以制度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规范为抓手、以节约为导向、以队伍为根本,持续推进公务用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公务出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一、完善制度体系,筑牢管理“防火墙”
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管车、管事。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市直公务用车管理服务中心驾驶员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职业行为、强化绩效考核。全面推行“四定”管理(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定点保险、定点停放),定点服务单位均通过政府招标确定,实现规范透明。同时,与委托管理单位签订用车协议,明确权责边界,确保车辆管理全覆盖、无盲区。通过不断织密制度笼子,为公务用车高效规范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强化科技赋能,打造监管“一张网”
主动融入信息化时代,按照“全省一张网”要求,完成市直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的升级改造。所有车辆统一安装北斗定位终端、喷涂标识,实现“平台化、信息化、标识化”管理。车辆调度、使用审批、维修保养、费用核算等全流程线上操作,车辆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利用平台大数据,实时监控车辆轨迹,统计分析行驶里程、油耗数据,为精准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租赁车辆同样纳入平台统一监管,确保出行过程可控、可溯。
三、严控运行成本,精打节约“效益账”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创新推行公务用车有偿使用模式。联合市财政局出台《六安市本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经费使用管理优化调整方案(试行)》,实行“分档核定、按实收费、结余激励、超支扣减”的预算管理机制。自试行以来,市本级公车平台用车订单同比下降27%,相关支出下降31%,节约成效显著。同时,严格审核各单位用车申请,控制各单位每日申请用车数量;在六安市域内使用的公务用车,原则上当天往返;除重特大集体活动及自有车辆无法满足使用的,坚决杜绝租赁车辆。
四、优化服务保障,拓展出行“新模式”
在保障市直机关公务出行的同时,积极探索跨区域和基层公务出行保障新路径。按规定引入社会化租赁服务,规范租赁公司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出行安全。大力推进基层公务出行保障工作,在全市多个乡镇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试点,初步形成“县县有试点、行行有典型”的工作格局,有效解决基层“出行难”问题。
五、建强司勤队伍,激发内生“动力源”
将驾驶员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根据服务单位分布设立11个驾驶班,实施分片管理。坚持周例会、晨会制度,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业务技能提升和思想素质教育。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强化绩效考核与人文关怀并重,激发工作热情。通过系列举措,实现了司勤人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比报酬”到“比奉献”的积极转变,打造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服务高效的驾驶员队伍。
下一步,市机关事务处将继续对标先进,持续深化管理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保障能力,努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公务出行保障。
智能问答
首页
政务资讯
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机关事务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124号